初中语文多层课程探索活动
作者: 上海市民办进华中学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1年6月3日

2021年5月25日下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进华中学举行了主题为“初中语文多层课程探索活动”公开教研活动,活动特地请来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郑桂华和区教研员周静、朱雪骊老师前来指导。兄弟学校老师也分别派了代表前来参加活动。进华中学陈国强校长、董璟副校长、高正泉副校长全程参加了活动,活动从12:50分开始,直到16:10分钟结束,共持续了3个多小时。

本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董璟老师主持,活动主要分为语文教研组多层课程建设介绍、课堂教学展示、第五届“亲子课堂”课程汇报、微论坛、专家点评、活动总结六个环节。

一. 语文多层课程建设介绍

语文教研组长郭渊民老师做了“分层突破  齐头并进——语文教研组关于“”三个发展”的思考与行动“的专题发言。郭老师分析了民办中学招生新政策、上海语文新教材的全面铺开和上海市语文中考新动向等新背景下,进华语文老师的思考和行动,结合陈校长提出的”三个发展“的办学理念核心,对进华中学语文组开学以来关于”三个发展“的具体行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和剖析。

首先,聚焦每个年级的学历薄弱者,通过集中强化和逐个攻坚,夯实基础。语文组借鉴陈校长提出的“读卡行动“的新思路,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基本要求》和近年语文中考的基本考点,编写了一套初中语文知识卡片,每张卡片既有基础也有提升,既有书本知识也有拓展天地。

以初二和初三的查漏补缺实际行动为例,每周定时、定点、定内容的对学力薄弱的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和提高,充分利用好“读书卡片“,每位老师根据自己所长,每人分管一个知识门类,针对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强化指导和巩固训练。

预备~初以年级,利用330时间,充分依托校本教材《精编导学abc》,对学生进行有梯度地教学辅导,在基础知识积累、基本语法知识认知、壳内阅读理解强化训练、课外阅读拓展训练和片段写作训练几个板块中,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指导,每半学期依照学生的测试水平进行层级流动,力求在初中qi前半段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其次,结合拓展课和社团课,激发学生语文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语文特长和良好学习习惯。

预备年级结合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了“四季的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古诗词中品味劳动之美、万物之美、四季之美、诗词之美和“天人合一”的先人智慧。我们试图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和观察,进而延伸到对身边人和事的关注,鼓励他们探究生活和其他个体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热爱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语文社团,如“话剧”社团、辩论社团和演讲社团,通过增强学生各类口语表达的专业知识,并且提供给学生一个共同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以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信和语文特长。

最后,通过引领亲子共同学习国学经典,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本学期由孙旭东老师领衔的国学经典教学研究工作室成员从近代著名科学家、数学家乃至当今领导人的家庭教育中,通过对“经典”“智慧”等字形字义的分析,让家长和同学们了解到国学之重要,经典之渊源,经典之力量。

课后,家长分享视频、文字等多种关于自身心得体会的作品十数份,呈现了家长们关于家庭教育的深入思考。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和家长、学生一同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通过品味汲取国学经典内化为家长思维港式和行为习惯,尽力达成家校合力正确引导学生,培养“质优生”应有的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 课堂教学展示

李琰老师的教学设计紧扣语文学科的专业性和分层教学的科学性。

李琰老师认为,“语文姓文”的概念在于学习语文仍旧应以品读字句、知人论世、探究思想情感为本,踏实质朴地带领学生感受文字交流表达,表述心灵的本质。

具体来谈,即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四个维度,有层次有梯度地带领学生领略语文世界的旖旎风光。文字表述的准确可以达成文章之真,文学的角度使得文字具备感染力,使真善美的情意流动影响到读者内心,它使得文字与人、文章与人之间搭建了通坦的桥梁,随着学生真切的体验,文化会一定程度地潜移默化地根植在他们内心,像林语堂说的,因为我喜欢苏轼,所以我了解苏轼。阮籍“穷途之哭”这样的故事多么触动人,学生有了这些印象深刻的精神体验,就会产生精神认同与精神向往,会知道人生有许多无奈之处,但是真善美是永恒。这是从介之推到苏轼,阮籍到李白,又从李白苏轼这类精神巅峰的仙人润泽到从古至今千千万万待被唤醒的灵魂,使得人的内心由贫瘠变得丰饶。

当文字塑就了文化,对真善美就不再是一种教育,而是根植了内驱力,正如中华民族的忠孝、仁爱、智信这类美好德行,是超脱于法律的每个人内心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这就是我的语文理想,力图做到“化”而非“教”。

分层理念应是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相融合的科学理念。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增长初中阶段必要的知识储备,同时发展性、创新性地让每个学生发展出自己的专长。实际上孩子们将来走入社会,也是要各自在各自的不同岗位上发挥专长的。

分层不意味着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攀登自己能力的高峰,事实证明大部分学生也很有兴趣挑战更难的项目,我认为分层的理念是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负责,是提高教学效率,也使得他们有“升层”的兴趣和可能。

三. “亲子课堂课程”汇报

李琳老师就国学经典工作室第二期“诗词亲子课堂”活动做了汇报总结。

首先,本学期,我校成为华师大教育集团“国学经典与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基地”。

1、确定招生对象,发布课程班启事

为了扩大诗词亲子共读的影响,让诗词亲子课程班的学员带动更多的同学和家长,第二期“诗词亲子课堂”不再只招收预备年级的学员,我们面向预备和初一两个年级发布课程班启事,招收了30个学生家庭。

2、精心筹备课程开班仪式,精彩纷呈的线下第一课

2021/3/9周二晚6:00,四楼阶梯教室里春意盎然,“国学经典工作室”携手30个学员家庭共同迎来了开班仪式,董璟副校长代表校领导对“诗词亲子课堂”的意义与创新给予了肯定。

3、相聚云端课堂,师生共同成长

几次线上课堂,分别由工作室成员李琰、朱宁清、韩敏杰,李琳讲授。

4、收集作业,结集出书

“诗词亲子课程班”接近尾声,我们开始收集作业。 孙老师要负责把文字的作业下载发给我们一起检查,批阅。孙老师还要把三十个家庭的视频上传,并截图其二维码。

邀请华师大副校长兼华师大基础教育集团主任戴立益为课程班文集写序。

5别样的结业典礼

4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国学经典种子教师研修班”开班仪式暨进华中学第二期“诗词亲子课堂”结业式在进华中学举行。东方网教育频道、第一教育、华师大教育集团、上海民办教育协会都对此作了报道。

华师大教育集团副主任冯剑峰,上海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金兵、还有我们尊敬的陈校长参加了开班仪式,并致辞。开班仪式后由语文组长郭渊民和工作室成员带领学员进行以“墨”会友的破冰活动,接着便是孙旭东老师从播种与收获、经典与智慧两方面与学员授课。晚餐后便是观摩活动了。

第二期的“诗词亲子课堂”的结业典礼作为华师大教育集团“国学经典种子教师研修班”开班仪式下半场的观摩活动,由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主办,由进华中学承办。

这个汇报演出,由家长和学生通过诵、吟、唱等不同形式读诗,老师、家长、学生以沉浸式情景串联起来讲诗、领悟、感发、践行,演绎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画面,生动地呈现了学校的诗教成果。

结业典礼上,国家督学、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杨国顺、华师大教育集团王隽老师、陈校长、孙老师,以及研修班学员代表陈晓旭老师做了现场点评与交流。专家领导们对我们这个课程给予了高度赞赏和评价。

结业典礼结束了,我们的“诗词亲子课堂”并未结束。

我们目前在开展的《典籍里的孩子》活动,在四期的家长课堂,亲子课堂的学员中,选取十个家庭,组织指导他们参加2021年上海市民文化类传统文化公益项目《典籍里的孩子》,展示自己的“典籍故事”,演绎历史人物,成为典籍故事的传承人!

四. 微论坛

为了促进语文课堂的进一步细化发展,语文多层课程建设视角下的教学探索。实践活动由孙旭东老师主持,孙老师以顾城的诗《远和近》引入,“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来巧妙的比喻他和学生的关系,上课时看云的学生,为什么没有停留在课堂,作为教师我们有哪些值得探讨的内容,语文姓文:以品读字句、知人论世、探究思想情感为本,踏实质朴地带领学生感受文字交流表达,表述心 灵的本质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四个维度,有层次有梯度地带领学生领略语文世界的旖旎风光,文字表述的准确可以达成文章之真,文学的角度使得文字具备感染力,使真善美的情意流动影响到读者内心,它使 得文字与人、文章与人之间搭建了通坦的桥梁,随着学生真切的体验,文化会一定程度地潜移默化地根 植在他们内心,

李琰老师针对所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进行说课分析,从课堂任务的部署、作业设置等角度进行阐述。李老师课外会给学生补充一些常识,一届又一届学生,他们最喜欢的往往是两个人,一个是李煜,一个是阮籍。李煜的身世之悲是古往今来无人能比,是如今的那些霸总文都不敢编的背景。梦里不知身是客,以前的日子有多么优渥现在就有多么悲凉。阮籍大醉60天拒司马集团的拉拢,人前装疯卖傻,无人之时骑马到树林里偷偷哭一场。因为学生有了这些美好的体验,他会产生精神认同与精神向往,他会知道人生有许多无奈之处,但是真善美是永恒。这是从介之推到苏轼,阮籍到李白,又从李白苏轼这类精神巅峰的仙人润泽到从古至今千千万万待 被唤醒的灵魂,使得人的内心由贫瘠变得丰饶,当文字塑就了文化,对真善美就不再是一种教育,而是根植了内驱力,正如中华民族的忠孝、仁爱、智信这类美好德行,是超脱于法律的每个人内心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这就是我的语文理想,力图做到“化”而非“教”。

宋京澳老师针对文言文复习做了分析。教学中在处理文言在过的程中经常做的就是肢解重点篇目、知识点和考点,而教学和复习的方式过于机械,通常采取“背默”为主,不注重文意的疏通,面对枯燥的背默,机械的讲解显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的给枯燥的复习课注入些新的活力。以5篇游记为例,复习这五篇文章时,回归到文的诵读,重新读一读,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之间哪些相同点可以建立联系呢?首先以《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如果我们在巩固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寻找相同点入手,范仲淹、滕子京、欧阳修这三个人物有哪些联系呢?重视文言文历史文化背景的讲述和拓展。结合文化背景去挖掘人文内涵,以便推动学生文言文分析思路的健全发展,使得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抛开书下注释的介绍,给学生补充些作者的生平经历是不是也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文字组成文章,相同类型的文章文气相通。文化的氛围也就成就了文学。

魏境馨老师老师以个性化的细读是沟通文本与课堂的基础,但是不能直接塞给学生。以《湖心亭看雪》为例,读过《湖心亭看雪》的老师都知道,这篇文章的文眼是“痴”字。很显然孩子们理解为对山水“痴迷”,他读到了崇祯五年的张岱,但是没读到明朝灭亡后的有着亡国之思张岱。所以分析文章的出发点是学生的质疑与困惑,课堂落脚点是学生习得从“行”、“景”、“时代”阅读山水小品文的路径,感悟张岱对故国的“痴情”。设置了四个层次——看雪缘何湖心亭、独入天人合一境、都云作者几多痴、谁解其中万般情第一环节重“行”的痴傻(品“独”字的矛盾),第二环节重“景”的痴傻(品“一”、“与”“痕”“点”“芥”“粒”),第三环节介入时代(品“看”、关联“崇祯五年”、“金陵人”),第四环节话“痴情”。这环节想跟孩子们说的是文字织就了文章,成就了千古流芳的文学佳作,又厚重了家国情怀。

五. 专家点评

区教研员周静老师对语文组多层课程建设表示高度认可,认为初中语文教学要紧扣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多维度发展,日常教学要注重每一篇,脚踏实地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区教研员朱雪骊老师对李琰老师的教学表现感到意外,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学生对阅读的无障碍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得益于日常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辅导,在课程化设计中表现得很突出。

郑桂华教授对多层次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丰富性和多元性的大力肯定,认为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血清的丰富性、复杂性是作为教师必须要综合考虑的,语文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要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审美。语文多层次教学设计中创新性研究事最难的,语文教师要有使命感,对于知识卡片希望能够建立知识图谱,而对于校本课程设计需要要延展性和升级的考虑。

陈国强校长对活动的组织和内容呈现予以肯定的同时,也对语文组提出了新要求。陈校长希望语文组能够站在新时代新角度认真审视语文学科对于中学生的学习乃至成人中的重要作用,希望语文组能够在细化并落实每一项工作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的需求。教师在传授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能够围绕核心素养设计并实施有效的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充分的影响和熏陶,为其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国家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才作保证。

六. 活动总结

三个多小时的活动结束了,但活动带给全组同仁的收获和思考才刚刚开始,我们需要总结已经获得的成绩,更要认真面对过程中的欠缺和教训,为了更好地将语文的多层课程建设进一步深化落实,也为将“三个发展”能真正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语文组在行动,语文组在路上!


上海民办进华中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