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与玫瑰》情、理、"面包"间取舍的探讨
作者: 上海市民办进华中学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1年4月2日

 3月23日,我校初二(5)班张子阅同学、初二(5)班费扬同学、初三(2)班杨欣媛同学和“国学经典教学研究工作室”孙旭东老师、韩敏杰老师一起品茗聊天,就王尔德童话作品《夜莺与玫瑰》以及情、理、"面包"间取舍问题进行了探讨。

 《夜莺与玫瑰》讲述了夜莺为人间爱情赴死却未得善终的悲剧,王尔德在文中以理想主义的夜莺自比,同学们通过本文了解了王尔德苦难的生平,对"文穷而后工"的道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孙老师的指点下,我们对《夜莺与玫瑰》中夜莺之死背后的关于情、理、“面包”间的取舍问题各抒己见:费扬同学提出"情理的加和量"一概念进行考量,认为人应当在情与理间取得平衡而非偏重其一却不顾大局;张子阅同学纵观历史,引经据典,认为"情是私人且本能的,理却是宏观且永久的",故理重于情,从而提出牺牲小爱成就至理的观点;杨欣媛同学就人性包含的情与理,提出情、理都是人所能为人的根本的论点,故二者无所谓先后,且相辅相成,从而使人类文明绵延了千百年;孙老师则对人在不同境遇下的不同责任进行了分析,同时解释了何为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同时,通过比较阅读使我们知道了中外文学并不冲突而是紧密相连的关系,我们在悠悠茶香中进行观点的碰撞,学生们都受益匪浅。

 我校国学经典工作室的宗旨,是"让生命与使命同在,让大爱与智慧同行",而本次活动的确将该宗旨完全贯彻。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的生活里,我们也不是不可以慢下来,去思辩,去学中庸之道,去看玫瑰刺破夜莺的胸膛,去了解一个求而不得者的失落与悲凉,去探究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去一窥"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背后的爱与决绝,做大爱之人,做一个智者,在某个搁下笔的日落时,抬头看云卷云舒,与夕阳西斜。

 参加本次活动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对历史、儒家思想的理解是有所广益的,也推荐各位学生积极参与,让我们翻开书,去追求比世俗成功更重要的东西,离开囹圄看天大地大,看苦难与背负尽头行云流水的光阴。


上海民办进华中学©版权所有